健康科普
健康科普
做完手术,为什么要定期随访? 来源: 日期: 2023-11-21

刘大叔做了肺癌手术,要出院的时候,医生告诉他复诊的时间,并叮嘱他要定期随访。刘大叔说:复诊,我明白,就是再来看一下医生。但随访是啥?

随访

指医院对曾在医院就诊的病人,进行定期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和指导患者康复的一种观察方法。

手术是多数早期肺癌患者治疗的第一步,经过手术治疗的一些患者可以获得临床病愈。但是也有一些病人出现肿瘤的复发,复发后再接受及时治疗,仍能获得相当长的生存期,这就是术后要定期复查的理论基础。

肺癌是目前恶性肿瘤中发生率、死亡率均居于第一位的癌种。在最近的几年里,虽然肺癌在整体治疗上已经获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肺癌的治疗疗效依旧没有达到我们预期的结果。一般来说,不同分期的肺癌的生存期是不同的。

原位癌和微浸润腺癌做了手术,理论上“切除就是治愈”,术后不会复发和转移,也就是说不会影响原本不患病状态下的期望寿命。到了浸润性肺癌阶段,就得按TNM分期来预测生存了。那些手术未能完全清除的肿瘤则可能成为未来发生肿瘤转移、肿瘤复发的主要原因。



在可手术肺癌的诊疗过程中,通过手术治疗的模式切除恶性肿瘤,再结合实施其他有效的抗肿瘤治疗措施(围手术期辅助治疗),如此可以最大限度地切除肿瘤病灶、相关淋巴结,并消灭那些潜在存在的、残存的微小病灶,减少肿瘤地复发、转移的风险。

尽管对一些有高危因素的肺癌术后患者也采取了相应的策略,包括化疗、靶向、免疫及放疗,但是仍然还有相当一部分病人,不管在手术以后的3年、5年或7年,出现了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所以,治疗以后,一定要定期进行随访。

因此,对于肺癌而言,诊疗方法固然重要,但是,肺癌的随诊也是重要的一环,这也是及早发现疾病变化的有效手段。

肺癌术后如何做好规范随访?

所谓规范随访:就是指肺癌患者按照相对较为固定的检查项目和间隔时间进行术后的长期随访。其主要原因与肿瘤细胞生长的特点和出现复发、转移的时效性直接相关。

术后随访根据时间可以分近期随访及远期随访。

(一)术后近期随访的目的,主要在于医生要跟踪病人的恢复情况并给予术后辅助治疗的指导。

术后1月内

1、出院时和主管医生约好伤口拆线时间,及时反馈恢复情况。

2、医生会指导患者进行必要的恢复和锻炼建议,进行呼吸功能训练,做深呼吸锻炼和憋气锻炼,也可使用呼吸训练器进行锻炼,目的是促进肺的膨胀和代偿恢复,必要时长期家庭慢性氧疗。

3、术后1个月内及时追踪术后的病理分期,可明确术后的病理分期,评价手术质量,判断是否为切净的手术(R0手术),做是否需要后续辅助治疗的咨询。浸润性腺癌推荐做术后基因检测,以便及时了解有无敏感的基因突变,指导辅助治疗或者复发转移后的用药。

术后1-3月

1、术后第一次复查,建议做胸部增强CT,了解肺膨胀是否完全、是否合并胸水、淋巴结是否有反应性增大等术后基线情况。如果是IA期肺癌(包括原位癌或者微浸润腺癌),术后是不需要做辅助治疗的,那么可以适当延后第一次复查的时间,三个月内做复查即可。

2、II期或者以上/部分IB期(肿瘤大于4cm或者其他高危因素)的肺癌,术后建议做辅助化疗、放疗、或者靶向/免疫治疗等。术后治疗开始的最佳时间是术后1个月,最晚建议在三个月内开始。

3、通常术后1个月以后可恢复正常工作以及一般强度的体育锻炼。手术如果不带来慢性疼痛或者肺功能不全,一般会在术后3个月时恢复到患病前的状态,这是绝大多数人的恢复过程。

术后6月

进行术后第2次或第3次复查。

通常情况下,手术半年后,因手术引起的各种不适症状会趋于稳定,比如咳嗽、慢性疼痛、气不够用的感觉会趋于稳定,之后仍遗留的症状很难恢复了。这些慢性并发症,通常和手术切除的创伤以及病人的体质有关。


(二)术后远期随访(术后6月之后)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更早的监测到复发或转移,以便及时处理,这样才能争取最好的生存,也是最重要的一方面;同时可以早期发现第二原发肿瘤。

术后复发或转移的理论基础是手术并未切除体内的全部癌细胞,有些存在于血液当中,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如果肿瘤要复发或转移,通常(90%以上)被影像学监测到都发生在术后2年内,也就是说术后2年内的随访频率是要更密集一些。对于分期相对偏晚的肺癌来说,复发或转移概率相对增高,那么复查间期应适当缩短。2年之后可以减少随访频率;5年之后按正常体检项目进行随访。

随访的内容

每个患者的定期随访具有着公共性和特殊性,所谓的特殊性就是医生还要依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实施细节化的安排,根据每一位患者的具体情况再确定实施检查的内容和细节情况,随访也就具有着个体化针对的特点。

1、病史问诊及体格检查是患者术后复查随访的基本要求。

2、随诊检查过程中,最为常见的检查内容为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状态等全身情况和状态评价,这也是全身检查的基础。

3、肿瘤标志物检查也是检查的重点。肺癌肿瘤标记物便于对复发进行监测,且起着关键作用,故推荐患者每次随访均进行标志物复查监测。对于这些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尤其需要关注那些在手术、治疗之前就存在着指标升高、异常的项目,其临床检查的意义也更大。

对于肿瘤标志物的检查,重点强调的是连续、动态检查。单独一次的检查结果一般意义不大,毕竟在体内部分炎症、感染、增生等情况下,其指标依旧可以升高。



4、影像学检查是随访中最主要检查内容。医生会根据疾病的特性和影像学检查的特点、局限性等,根据不同的组织、器官而选择适合的检查方式。同样强调连续、动态检查。单独一次的检查有异常一定要短期随访。不推荐将PET 列为常规随访手段。

5、现阶段,对于CTC、ctDNA等液体活检技术也是临床检测中的好方法,监测复发甚至指导术后辅助治疗都是非常有意义,只是检查的费用相对较高。

随访时患者要做哪些准备?

(一)牢记随访时间

随访不是隔三差五跑医院。一般来说治疗后的两年,每三个月随访一次;两年后半年随访一次;超过5年就是一年随访一次了。因而建议肿瘤术后患者事先用日历提醒的方式,做好随访安排,并提前与随访医生预约。当然,术后的任何时间段,患者有任何不适都可咨询医生。

(二)准备好随访资料

随访时,患者除带齐就诊需要的相关证明(身份证、医保卡等),还应准备过往诊断时的检查结果,治疗经过的所有材料,如治疗期间和治疗结束后在任何医疗机构接受的支持治疗(例如,疼痛治疗,恶心、呕吐的处理,心理指导和营养支持等)。如果患者参加过临床试验,还应该记住试验的编号。

(三)整理好随访时要告之医生的信息

为了更高效的和医生沟通,建议患者事先准备好需要告之医生的信息。一是影响日常生活的任何不适,例如疼痛、乏力,饮食欠佳、小便或大便困难,注意力不能集中,记忆受损,睡眠障碍,体重增加或降低等等;二是正在服用的药物和接受治疗的效果;三是正在经历的心理问题,比如焦虑、悲伤、情绪改变等;四是家族中近期有无肿瘤疾病患者等。

规范随访的时间越长,临床获益就越大。术后做好规范的随访不仅可以了解肿瘤患者病情的转归以及患者的整体状况,还可以满足患者的心理康复需求、给予心理支持。在随访中,医生会为患者解疑释惑,消除一些不必要的顾虑,以使他们轻装上阵,应对疾病。保持良好的心态对于康复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患者重塑人生并回归正常生活。

另外,肺癌患者在任何阶段都强调要严格戒烟,终生戒烟!




曲范杰

肿瘤学硕士 主任医师

市三院肿瘤内科系主任及学科带头人,肿瘤一病房主任,肿瘤学硕士,主任医师。从事肿瘤内科工作近30年,在恶性肿瘤的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方面尤其突出,并担任我院免疫治疗不良反应管理多学科团队首席专家。2015年留学美国,在全球著名的梅奥诊所进修。主持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指导计划项目1项,主持大连卫健委科研项目2项,近年来发表国家级核心杂志论文10余篇,发表SCI论文1篇,参与论著编写1部。2020年,赴武汉雷神山医院参与新冠肺炎救治工作。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