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退管办举办了“我和三院的故事”征文活动,老同志踊跃投稿。他们以亲历者的视角,用文字记录了当年在医院工作、学习、生活的岁月。在他们的笔端,那些幸福的、难忘的故事,也让后辈得以窥见当年建院之初的艰辛,感动于三院职工众志成城,也能体会那句“爱院如家”的传承源头。
征文作品展
《我和三院真有缘》
市三院退休职工 王晓光
1993年,我从商业系统调入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伙食科,当上了一名炊事员,人称“火头军”,开启了我人生新岗位的新征程。那时的伙食科和营养科同在建院之初的老地方,条件设施远不如今天的宽敞明亮,舒朗合理。
说起我和三院真有缘,你说是巧合吧,还真是那么回事。我这一辈子,与数字“三”的确挺有缘分的。我老妈在姊妹当中排“第三”;我上初中时,在班级里的学号是“3号”;我老伴是我三姑介绍的;而且丈母娘和我老伴在家都是排行“老三”;最终我的工作单位又落在有缘之地:“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在这里,我工作到退休。最好的时光,都在这里。
“锅碗瓢盆交响曲”
记得刚调到食堂工作时,还经历了一个月的“试用期”,然后才正式转正,成为一名正式的三院职工。高兴之余,还有几分忐忑。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岗位,是从“柜台”到“锅台”的彻底转变。在来三院之前,我在外面学习了近一年的烹调技术,考取了“二级烹调师证书”。为了尽快融入集体,我主动承担起大锅炒菜的重任。面临高温噪音的混杂陪伴,我的“锅碗瓢盆交响曲”就此开始了。
这是1998年7月的一次“为职工分装盒饭”
那时,院里有1100多名职工和500多张患者床位,制作各种菜肴任务自然就落在我的身上。每天中午要炒出16~18大铝盆的各类大锅菜,空气都带着一股浓烈的油烟味。劳动强度之大,可想而知,有时累的感觉两个肩肘都要脱臼了。时间长了手掌长满了老茧,像个老人。面对辛劳困苦,我没有半点放弃和怨言。逆境中,学会咽下委屈,露出笑容,因为这是我自己的选择。空闲时,虚心向有经验的职工请教,有时间,就帮着别人搭把手,也叫帮厨,感悟炊事工作的真谛。积极协助伙食和营养科编写出100多种菜肴食谱,并根据不同季节,及时更新变换饭菜花色品种,以及食堂管理、食品卫生、岗位职责、四防安全等。不定期参与营养科走访医疗一线,深入患者病房,耐心倾听医患对伙食工作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及时纠正工作中的短板。每当看到职工和患者吃着自己做的饭,炒的菜,是那么津津有味时,心中的愉悦,盖过所有的烦恼和纠结。
最让我终生难忘的是,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过后不久,接到通知,一部分灾区伤员要来我院继续治疗,那个夜晚,我同科里部分职工提前组织安排好饭菜,一直守候在科里没有回家。半夜,伤员才来到我院,大家及时把饭菜送到伤员床前,让他们感受大连人的热情和温暖。虽然,我不是医生,但我可以通过自己的双手劳作,奉献满意的餐饮,让全院职工放心,让患者早日康复。
三院是一所大学
我在平凡岗位工作二十多年,最想感激的,是三院各级领导对我的培养教育,给我创造了学习机会,让我在工作的实践中,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业务技能。1998年,我取得了“高级烹调师证书”(高级工)。这些年,只要是院里号召的活动,我会尽我所能,积极参加。1994年参加“大连市卫生系统第八届田径运动大会”,参加1500米跑和4×100米接力。
在2003年(羊年)“迎新春庆佳节文艺汇演”,我为“三句半”节目敲头鼓。
2005年参加义务献血;2008年为抗震救灾捐款;2009年参加大连市卫生系统庆祝建国60周年文艺晚会《我和我的祖国》,和大家一起高唱《英雄赞歌》、《一条大河》……我是1987入的党,时刻牢记党的教诲,不图名利,听党话,自己干好本职工作。去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以《人民币 折射党的光辉历程》为题写了一篇征文,获得好评。
每当翻看这些照片,张张熟悉的面孔,想起我们共同走过的那些年,他们的一颦一笑,彷佛就在眼前。“往事依稀魂思梦,都随风雨到心头”。
雁来雁去,花开花落。虽然我已退休,却一直关注三院进步和发展。2020年1月,当新冠疫情爆发,三院人火速前往武汉支援,他们不惧个人安危,舍小家,为大家,让我潸然泪下。
三院诞生在抗美援朝的硝烟里,曾经是战伤医院,后来几经搬迁,选定了山东路的位置,从此扎根于此,经过多年耕耘,发展到今天,是挂牌大连市眼科医院、肿瘤医院、多学科并举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我从院报上、医院公众号上,关注医院发展,经常参加医院组织的活动,从中切身体会医院对我们老同志的关怀,我和三院的缘分,仍旧在延续……
地址:大连市甘井子区千山路40号
辽卫网审字【2615】第95号
版权所有: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