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天地
“卒”不及防!这些误区别再信了! 来源: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 日期: 2023-10-27

有一种病可以让人瞬间失语、瘫痪不起、意识丧失,知道啥病吗?

对,就是脑卒中!想想都可怕,是不?但在临床工作中,比这个疾病本身更可怕的是,患者和家属对这个疾病错误的认知……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引起出血(脑出血)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引起缺血(脑梗死),造成脑组织损伤,导致残疾甚至生命危险。

误区一:脑卒中是老年病,年轻人不会得

实际上,脑卒中的发生与性别和年龄关系不大。据《中国卒中报告2020》显示,2020年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中患脑卒中人数约为1780万。全球≥25岁男女中风风险相似。

中国男士风险最高,为41.1%;中国女士风险也高达36.7%。不论男士还是女士,25岁时和70岁时的中风风险并无显著差异。70岁以后,年龄越大,中风风险逐渐降低,95岁时风险降至13.4%。

就中风类型来说,缺血性中风的终生发生风险是出血性中风的2倍以上(18.3% vs 8.2%)。



误区二:输液“通血管”,就能预防卒中

门诊经常见到这样的患者,秋冬季节来医院排队输液,说可以通血管,预防脑卒中。

这种做法是没有依据的,真正能够预防脑卒中的做法是控制好导致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酗酒、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高胆固醇血症等,想要有效预防脑卒中的发生,需采取药物治疗、改善生活方式等多种措施。企图用输液来疏通血管确实不切实际。

误区三:症状减轻了,就不用吃药了

临床上经常有这样的患者,来的时候半边身子不听使唤。治疗之后腿脚能动了、说话清楚了,稍微强点就要求停药。在医院里当然能被劝阻,但出院之后没了监督约束,就放飞自我了,不遵从医嘱吃药,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

《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8》数据显示,高达40%的门诊卒中患者是复发人群。脑卒中后1年,17.1%的患者会再发脑卒中或其他血管性事件。脑卒中后2年,复发率为25%,5年复发率超过30.0%。

所以,卒中治疗需要遵医嘱,规范治疗,不能由着自己的主观判断来。

误区四:身体突然动不了,缓缓就好了

在生活中,识别脑卒中有个120快速识别口诀:

1:看1张脸,不对称,嘴巴歪;

2:查2只胳膊,单侧无力,抬不起来;

0:聆听说话,口齿不清。



有上述症状,就要及时就医。但临床上,常遇到不把这些症状当回事儿的患者。胳膊突然抬不起来了 ,觉得是自己玩手机累得,缓缓就好了,结果越缓越严重,最后半边身子动不了了,这才就医。白白耽误了几个小时,要知道,溶栓是有时间窗的,越早就医越好。

误区五:大医院条件好,技术好,我必须去

在我国,70%以上的脑卒中都为脑梗死,最有效的治疗是静脉溶栓和取栓手术治疗。但是,静脉溶栓治疗对“时间”的要求极为苛刻,发病4.5-6小时内才是治疗的黄金时间;即便是取栓手术,最长时间也要在发病16-24小时内完成。脑血流每中断一分钟,就会有190万个神经元死亡;中断5分钟,就会造成不可逆的神经功能损伤。

所以,卒中治疗,有一条重要的原则,就是就近就医,一旦患病,要第一时间到离自己最近的具有卒中救治能力的医院。早一秒,脑细胞的损失就会少一点,生存的希望就会大一点,残疾的可能就会低一点。现阶段,很多医院都能够对脑梗死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或动脉取栓治疗,只要及时赶到这些医院、脑梗死患者就能得到最及时、有效的救治。



近年来,市三院大力推进卒中中心建设,同时作为大连市首批卒中急救地图定点医院之一,在实施卒中急救绿色通道、提高区域卒中救治水平、加强大连北部地区卒中业务培训等做了大量工作。市三院于2015年6月正式加入中国卒中中心联盟,被授予“卒中中心”,成为首批500家中国卒中中心联盟单位之一。这标志卒中中心建设进入国家脑血管病防治领域先进行列。在脑卒中治疗方面,开展了急性脑血管病抢救治疗多种措施,对于符合溶栓条件的超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急诊溶栓治疗,年完成溶栓病例百多例;并率先在全市开展支架取栓术、血栓抽吸术等。为挽回病患健康及减轻家庭负担铺设绿色生命通道。

今年,市三院卒中中心整合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介入科三个科室的资源,对卒中筛查随访门诊进行升级改造,由专人负责出诊,出诊人员为主任级别神经科医生及接受专业培训的脑心健康管理师共同负责日常工作,主要负责对卒中中心的门诊,急诊,住院患者进行院前高危因素筛查,院内床旁建档,出院后卒中随访康复用药指导,为患者提供全流程专业化的卒中诊疗服务。